(疊在餐廳椅子上的書…總共四疊…)

剛剛在網路上挑書櫃。或許這兩天會去家俱行看看。

來這個小城三年,已經買了五個6尺高的書櫃5個,3尺高個書櫃4個。臥室和客廳,已經找不到地方放書櫃了…

當初租屋時,房東指著客房壁上的大書櫃 - 裝潢的一部份,自豪的說應該夠我放書了。當下,我沒回答什麼,但心中的OS是,這個書櫃,連放圖鍵都不夠…

問題是,「如何放置書籍」,已經是迫在眉睫的大事了。因為,臥室的地上、餐桌上、餐廳的椅子上,到處疊滿了書…更別提爆滿的書櫃了。我買的都是開放式書架,但我都已經把它們當「雙層」書架使用。怎麼說?排滿了一排書,外面再放第二排書。
(所以,藏在內層的書會不見天日,都是許久前看過的書。)


(臥室書桌一角。右邊我放了三個六尺高的書櫃。這堆主要是圖鑑和科普書,右上角放前後兩排的是英文書。)


(床頭左邊我塞了一個三尺書櫃,裡面書是和神經心裡學有關的,依序是天下、商周和遠流。)


(客廳的一個書櫃,多半是小說。可以發現我放前後兩排。)


(客廳另外一個書櫃,也是放前後兩排。最上層是柏楊的書。這櫃都是歷史。)


(這是放在房東裝潢上的小書櫃,亂丟很多雜物。比較特別的是頂層多拉A夢旁那三套「防水登山地圖」。右上角那櫃是食譜,左上角那櫃是雜誌。2005年以前的科學人和國家地理雜誌,則已經搬回高雄。這兩套都是從創刊號開始訂閱。)


(這是還沒放上架上的書。本來是四散客廳各處,先把它們收拾一下。紙袋裡面是打算拿去學校借同學的;塑膠袋裝的則是拿去學校放一個月,沒人想借閱的,剛拿回來。)

唉…

那天,總務主任說,我賺錢是為了買書,買房子是為了放書,娶老婆是為了有人幫忙擦書…

唉…

說到書櫃,我偏好原木書櫃。其實鐵櫃也很好,只是價格貴,現在沒多少人買得起了。我家早年的書櫃,都是鐵製品。

鐵製品還有個好處,哪天不要了,也不用辛苦拿去丟,只要登高一呼「我有不要的鐵櫃」,來搬的人肯定絡繹不絕。沒辦法,這年頭,鐵的價格太好了。

我曾經想像,自己的書房,是由金屬和玻璃組成的。金屬要黑色或銀色,玻璃挑黑色或透明。書房一圈都是泛著金屬光芒的書櫃,中央是金屬支架和玻璃構成的書桌。

當然,這沒有實現過。金屬材質,實在不是我能負擔的。再說,大概只有我會喜歡那種金屬與玻璃構成的冰冷色調,肯定沒有客人能忍受那間書房權充客房。
(可是,那樣的房間,應該有助於理性思考才對啊…)

於是,我的書櫃都是實木書櫃
(好吧,其實在老家,還是有我自己用鍍鉻鐵架組的書櫃啦…)

曾經用過塑合板,但很快就放棄了。那種貼木紋塑膠皮,肯定是沒兩本書的人才用。因為,書是非常重的東西。一個兩尺寬、一公分厚的塑合板,根本就無法承受背脊上排滿書籍。至於三尺寬的,就更不用說了。把書放上去,馬上就看到書架如繃緊的弓,彷彿可以聽到板子斷裂的聲音…

我的結論是,塑合板只適合供空手道、跆拳道表演用,絕對不是當書櫃的材料。

可惜,現在滿馬路賣的書櫃,大多都是塑合板。這果然反應了台灣出版業的悲情…如果只是買「書櫃」回去擺放模型、玩具…那塑合板的確是綽綽有餘。所以,台灣市面上塑合板書櫃百家爭鳴,或者也反應了台灣人不閱讀的真實。

我粗估了一下,如果自己買房子,再把放在老家的藏書也帶上來,那應該要多少書櫃呢?六尺高,三尺寬的書櫃,應該二十個就夠了。
(我的藏書,扣掉教科書等備課用書和漫畫不計,大概一千五百本左右。)

是該為了那堆書,買比較大面積的房子了…
(所以我要開始認真儲蓄了…)



之一

客廳那個「堆雜物」櫃子,都是一些比較奇怪的書。左上角是雜誌區,右上角是食譜區,前面講過了。中間左邊是簡體書 - 沒辦法,不是所有的書都有繁體版或英文版可以買。像是「中國歷史地圖集」,就是我翻歷史翻到抓狂狂去買的。

說到那本地圖,有個很神奇的地方,就是呢,它有中華民國地圖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地圖。前者是民國初年,所以地圖上的台灣是日本的…還真是符合史實啊…而且,大陸東北是黑龍江、吉林和奉天三省,北京市政府被直隸省(不叫河北省)包圍,東北邊是熱河特別區,西北邊是察哈爾特別區,南邊是河南省。
印象中,我沒唸過這個版本的地圖。

後面一張呢,外蒙古沒了,但理所當然的把台灣當成中國的一省…這我還能接受啦,反正對岸就是這樣想。但我比較不爽的,是居然標出台南,沒標高雄…這是怎樣?中共以為坐船來台灣,是在鹿耳門上岸嗎?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Acetone 的頭像
    Acetone

    Acetone

    Aceto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7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