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灣的教育問題,其實還滿嚴重的,而且有病入膏肓的傾向。

不管是多采多姿的高中生活,或者明星高中的閃亮光環,其實背後都可能潛藏問題。

先說前者,台灣的高中,要念得有聲有色,太容易了。高中是大學預科,念高中的目的只有一個,就是進大學。但,如果不管怎麼玩,都有大學念,那,十二年國教後的大學新鮮人,出現文盲的日子,就指日可待了。

後者,明星高中…這我已經完全不知到說啥了…(大概又要另外發文吧…)

我個人的淺見識這樣,台灣應該有相關的資格考試。所謂資格考,就是類似考駕照的筆試,或者是全民英檢。難度應該視目的而定。例如,前文所述,九年義務教育,應該每三年施測一次,必須通過國三的資格考,才有畢業證書。這個資格可以很簡單,大家可以討論生為公民,至少該會什麼。例如,大家覺得,三角函數不是我國公民該具備的基礎,那就不該考任何三角函數。但如果認為連台灣各縣市的東西南北相慣位置都搞不清楚,忝為台灣人,那,地理科台灣行政區的劃分,就絕對必考。

對於高中,也可以有同樣的原則。身為大學預科,總該進入大學就讀前,應該先會,而不是進大學才學的東西。那,請大學開出標準。如果這個大學的某科系,是不需要定標準的,那就降格為高職,因為,憑國民身份證就可就讀的,沒有資格叫大學。國家應該清楚定義大學的意義與目的,而不是人人都可念大學。

至於有人質疑國家不該阻止人民進修,沒錯,但這就跟國家不該阻止人民開車一樣。國家允許人民開車,但國民必須通過駕駛相關測驗,取得駕駛執照,而不是質疑駕照的意義與目的。教育資源是社會公器,不容任意糟蹋與浪費。

至於義務教育,那是絕對不可以放棄。審核的目的,不是分類孩子,而是評鑑與補救。九年義務教育的定義,應該是國家免費教育你九年,而不是國家讓你從小一念到國三。如果學習遲緩的孩子,也許小一、小二、小三個念兩年,小四念三年。九年用完,就是只有小四程度,那就拿小四證書。如果想要繼續唸書,就該有其他配套措施。假設是智能障礙、學習障礙、自閉症、發展遲緩,那應該有特殊教育機構和經費另行補助與教育。

要唸大學,就該通過大學預科考試。例如,假設國內大學商學院的決議,是認為只要有英檢初級、數學加減法和國文三千字,就可以念,那也OK,但一定要通過預科測驗,才有大學商學院入學資格。事實上,大學畢業證書,也該有相關的把關措施,而不是放任各科系擺爛。不然,英語系畢業,連英檢中高級都過不了,(要改托福或GRE也都可以啦,就是要有個標準。)那會不會太誇張了?




有哪一個孩子「台面上」被放棄?有嗎?指考10科(至至少6科)十八分,都保證有大學給你念,我們放棄了誰?
Q1: 在現實中這些大學生進了大學,四年上課簽了名就畢業,算不算變相被放棄了? 

智能障礙、學習障礙、自閉症、發展遲緩,那應該有特殊教育機構和經費另行補助與教育。
Q2: 在台灣智能障礙、學習障礙、自閉症、發展遲緩...等慢飛小孩,在現實教育體制下,沒有被投入太多的資源!

我的回答:

我之所以強調「台面上」,就是因為,台灣目前的體制,是「實際上」放棄很多學生。真正的不放棄,應該是檢驗、評估、補救、檢討,而不是粉飾太平。

至於特殊教育,現行體制幾乎沒有投入資源…

台灣貧富差距太大,整個社會制度只為有錢人家著想,會造成教育更嚴重的失衡。

從320以來的新聞報導看來,未來「家裡有土地,手裡有股票」的人們,更富更貴之日是指日可待;至於教育…好像都還在意識型態上打轉,沒看到有什麼值得高興的新聞出現…要用哪一種拼音?鄉土教學要幾小時?英語要提前多早?這都是有富貴人家小孩的問題。我看不出目前國三畢業不會26個英文字母的非特殊教育學生,會因為目前可見的教育政策而產生任何改變。

不過,我相信,也看到很多優秀的老師、社會團體,在政府不拉,我們自己拉的堅持下,還是有很令人激賞改善,雖然對整教育環境體來說是杯水車薪…教育真正需要的,不是資源,而是有心。沒有資源,可以克難;沒有用心,五年五千億也沒用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Acetone 的頭像
    Acetone

    Acetone

    Aceto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