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個人都是編輯。或許我們都不在出版業工作,但,我們用 Word 製作的每一份報告,用 PowerPoint 製作的每一份講稿,都會展現出我們「編輯」的功力。

沒錯,我指的是編輯的功力,不是「電腦能力」。

最討厭人家交出來的報告,彷彿害怕有人不知道他會使用 Word 的進階功能一般。至於 PowerPoint 就更恐怖了,幾乎使用手冊介紹的特效全部見到了,但就是不知道報告的重點在哪裡...台上這位,您到底是來介紹微軟產品的?還是示範簡報軟體的?

老貓的許多觀念,謹守「編輯」真正該具有的核心價值。不只適用於出版業,這樣的概念,可以用在我們如何呈現「自己」。資訊化的結果,是人人都可以在網頁、Blog 、檔案、企劃、報告裡,盡情展現各種「特效」。就像小孩拿到五彩繽紛的蠟筆一般,到處亂塗,自以為是曠世傑作,卻完全模糊了主體。網頁一定要有 Flash 嗎?能不能給我純文字?伊斯坦堡可以拿到前年的文學獎,是因為印刷精美?還是質感卓越?

擁有能力是一回事,能否適當的展現能力是另外一回事。電腦化讓大家輕易取得強大的「編輯」能力,但作品會顯出每個人真正的編輯「實力」。

另外一個令人感傷的內容,則是老貓對於暢銷書的介紹。在台灣,冷門書印量不多,所以遠永不會變成暢銷書;出版社要主打的書會印很多,那才是當暢銷書的基本門檻。我自己幫老貓延伸一點:如果一本書在新書促銷、週年慶促銷、閱讀季促銷、...等等一堆活動後,依然除現在年度促銷檔期,那應該就是...賣不好。可能是當初預估一萬本,只賣了六千本,要想辦法把剩下四千本消化掉吧...不過,光看去年博客來主打的書,爛書還真是有夠多。翻譯爛、內容爛,完全不知道是哪個混蛋拼命伐害地球的森林。

感傷的,倒不是爛書當道。畢竟,這個世界本就以蟬翼為重,千鈞為輕,人們總是任由黃鐘毀棄,瓦釜雷鳴。真正難過的,是常自以為閱讀的品味不俗,但現在才發現自己看過的書,有不少是人家「誘導」去看的。想到如此,心中當然不快。畢竟,先看過伊斯坦堡,才等到作者得獎,和去買文學獎得主的作品回來看,是不一樣的。伯樂和附庸風雅,終是不同等級。

不過,也不知道如何在大千書界裡面,「靠自己」找書來看。有時是看作者(所以二月河的胡雪巖我已經預購了),有時是看出版社的書系。但如何能有效的找到自己想看的書?逛書店?台灣商務印書館的新書,會出現在誠品嗎?我們在書店看到的,到底是通路要我們看到的?還是真正「全部」的新書?

生涯一蠹蟲,卻不能決定自己啃啥,還是不痛快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Acetone 的頭像
    Acetone

    Acetone

    Aceto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